飘风骤雨惊飒飒 祝允明草书《唐宋词》卷考

当前位置:欢迎来到公海手机版 > 公海赌赌船710app > 飘风骤雨惊飒飒 祝允明草书《唐宋词》卷考
作者: 欢迎来到公海手机版|来源: http://www.keanitravel.com|栏目:公海赌赌船710app

文章关键词:欢迎来到公海手机版,飘风骤雨惊飒飒

  在中国明代书法史上,祝允明和文徵明、王宠、陈淳并称为“吴中四名家”。祝氏狂草法书《唐宋词卷》原为已故北京大学校长周培源旧藏,20世纪80年代归无锡博物院。该手卷内容为祝允明抄录唐宋词四首,此卷属于祝氏晚年书法应无争议,但其根底仍在宋人黄庭坚,另融合了唐人张旭和怀素的一些因子,…

  在中国明代书法史上,祝允明和文徵明、王宠、陈淳并称为“吴中四名家”。祝氏狂草法书《唐宋词卷》原为已故北京大学校长周培源旧藏,20 世纪80 年代归无锡博物院。该手卷内容为祝允明抄录唐宋词四首,此卷属于祝氏晚年书法应无争议,但其根底仍在宋人黄庭坚,另融合了唐人张旭和怀素的一些因子,始形成此种风貌。

  在中国明代书法史上,祝允明(14601526)和文徵明、王宠、陈淳并称为“吴中四名家”,以他们为代表的吴门书派, 使明代的书法进入到盛期,以至于时有“天下书法归吾吴”之说。祝允明一生仕途不顺,怀才不遇,后纵情酒色,寄情翰墨,以此畅怀。因与同郡的文人名士唐寅、文徵明、徐祯卿以诗文书画友善,并称“吴中四才子”。祝氏祖父祝颢(14051483)、外祖父徐有贞(14071472)、岳父李应祯(14311493)皆善书, 所以其书学氛围极好,具有深厚的家学功底。祝氏狂草法书《唐宋词》卷,纸本,纵37.2厘米,横675.5 厘米,原为已故北京大学校长周培源(19021993)旧藏,20世纪80 年代入藏无锡博物院。该手卷内容为祝允明抄录唐宋词四首,其文如下:

  况落红无数。春且住。见说道,天涯芳草无归路。怨春不语。算只有殷勤,昼檐蛛网,尽日惹飞絮。长门事,准拟佳期又误。峨眉曾有人妒。千金纵(有)买相如赋,脉脉此情谁诉?君莫舞。君不见、玉环飞燕皆尘土。闲愁正苦,休去倚危阑,斜阳正在, 烟柳断肠处。(该词作原为南宋辛弃疾《摸鱼儿》)

  雾失楼台,月迷津渡,桃源望断无寻处。可怜孤馆闭春寒, 杜鹃声里斜阳栊暮。驿寄梅花,鱼传尺素,砌成此恨无重数。郴江幸自绕郴山,为谁流下潇湘去。(该词作原为南宋秦观《踏沙行》)

  乳燕双来归画栋。帘影无风,花影频移动。半醉海棠春睡重。绿鬟堆枕香云拥。翠被双盘金缕凤。忆得前春,有个人人共。花里黄莺时一弄。日斜惊起相思梦。(该词作原为北宋欧阳修《蝶恋花》)

  平林漠漠烟如织,寒山一带伤心碧。暝色入高楼,有人楼上愁。玉阶空伫立,宿鸟归飞急。何处是归程,长亭连短亭。(该内容为唐代诗人李白《菩萨蛮》)

  卷尾祝允明自跋:“卅年前偶为韦富太史书宋词,今夕白阳拈出相示,且欲更草书,遂从之。纸剩,补以李调。允明。”无年款和祝氏印鉴,左下方钤有明代书画家陈淳(1483 1539/1544)藏印“陈氏道复”白文方印和“陈淳之印”白文方印二方。整个手卷亦无同时代人题跋,也未见古代书画著录,仅有清人汪恭题跋:“京兆此书深得张颠长史之超雄、素师之秀劲。悬岩坠石,惊电遗光,斯之谓欤?且为白阳山人所作,是其平生得意笔也。友石主人携以见示,玩赏竟日。因缀数语归之。乙亥小雪前一日汪恭书于毗陵栖凤寓斋。”后钤“恭”朱文方印、“竹坪”朱文方印。汪恭,字恭寿,号竹坪、寿源、竹坪居士、寿源逸人、紫石山人、锦沙外史,安徽休宁人,居苏州,乾隆年间(17361795)书画家。依据祝氏跋文,该宋词(其内容并非全部宋词,亦有唐诗一首)原是三十年前为韦富所作,后入陈淳之手,白阳使之用草书再次书写,那么祝氏最初写给韦富的并非草书。明初洪武年间有一武将,名曰“韦富”,其活动时间和祝氏相去甚远,关于此处的“韦富太史”,具体史料尚待考证。而汪恭的行书题跋,书写流畅自然,明显法自明代董其昌, 其风格明显酷肖现藏无锡博物院的汪氏《仿思翁临本线 厘米),该书轴内容为北宋大文豪苏轼于1094年任职河北定州时所作的《雪浪石铭》,其文曰:“尽水之变蜀两孙,与不传者归九原。异哉驳石雪浪翻,石中乃有此理存。玉井芙蓉丈八盆,伏流飞空漱其根。东坡作铭岂多言, 四月辛酉绍圣元。”后款署:“仿思翁临本真迹,汪恭。”钤盖“汪恭私印”朱文方印和“竹坪居士”白文方印。据此对比可知,祝氏手卷中的汪恭题跋不伪。另据其中的“乙亥小雪前一日汪恭书于毗陵栖凤寓斋”,知该跋文作于1755 年,且书写地方在今天的江苏常州一代。至于跋文中的提到的“友石主人”, 有学者认为是安徽休宁人戴启伟。戴启伟,字士奇,号友石, 酷爱金石篆刻,戴、汪二人是否有交往,此事待考。

网友评论

我的2016年度评论盘点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